此时,紫禁城太和殿内,大臣们正就新政相关事宜争论不休。
听闻庄亲王归来,众人瞬间安静下来,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殿外,满心期待着他带回的消息能为朝堂局势带来新的变化。
来到朝堂后,允禄急忙跪地行礼,弘历语气有些急切说道:“庄亲王一路舟车劳顿,辛苦了!
此次出访英吉利,朕甚是牵挂,快将所见所闻详细道来。”
允禄有些激动的说道。
“陛下,英吉利在工业、军事、教育等诸多方面,确有值得我大清学习借鉴之处。
英吉利商业体系成熟,贸易网络遍布全球,工业技术更是日新月异……”
允禄随后描述了在英吉利的种种见闻,伦敦港千帆竞、商贾云集,贸易活动如火如荼。
工厂中机器轰鸣,以惊人的效率进行生产。
英军的火炮威力巨大、火枪精准先进。
学府内学术氛围浓厚,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,为国家输送了大量实用人才。
最后,允禄急恭敬地呈上精心收集的各类资料、书籍清单,以及与英吉利国王乔治二世写给中华皇帝的国书。
弘历神情专注而凝重。
听完汇报,他陷入沉思,片刻后缓缓说道:“庄亲王此次出访,成果斐然,这些见闻与资料对我大清的变革意义非凡。
英吉利的展之路,让朕看到了差距,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。
英皇在庄亲王访英期间,给予了热情款待,尽显友好之意。
而庄亲王呈递的英皇国书,其中态度诚恳,言辞间满是与我大清通商的殷切请求,希望我朝能给予英商更多便利。
朕思索再三,为表答谢,也为顺应时代展,朕有一番新的打算。”
一些保守派官员顿感不妙。
大学士徐本满脸忧虑,上前一步道:“皇上,与英吉利通商,恐生诸多事端。
那蛮夷向来狡黠,其请求背后定有不可告人之图谋,不可轻信。”
户部侍郎于敏中也忙不迭叩:“是啊,皇上,洋货冲击,百姓生计难保,国家根基亦会动摇。”
弘历面色沉稳,抬手制止了他们的议论,目光坚定地说:“朕心意已决。
英吉利的先进之处,我大清应积极借鉴。
朕深知变革不易,可若因噎废食,大清只会固步自封。
朕决意开放广州府、福州府、上海府、宁波府为通商口岸(注1)。
允许外商携带家眷入城暂住,且准许他们在当地购买宅院、开办工厂。
可在全府管辖范围内自由活动,但必须接受地方管束。”
此令一下,朝堂瞬间炸开了锅。